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阅读并回答问题
                                         航空母舰的杀手--核潜艇
据简氏军事周刊作者平可夫文: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中国096核潜艇(北约代号“唐级”)(如图)已下水,该艇长150m,宽20m,最大排水量16000吨.采用双壳体设计,外观似“水滴型”,潜水可达600m,最高航速为32节(1节=1海里/小时,1海里=1.852公里).
该核潜艇的动力装置为两座一体化压水式核反应堆、循环泵、蒸汽发生器、涡轮机(可喷水式推进).由于核装置释放的能量大,持续时间长,其航行可达几十万海里.
请回答下述问题:
(1)“唐级”核潜艇采用水滴型外形设计,是为了
减小水对潜艇的阻力
减小水对潜艇的阻力
,从而提高航速.
(2)核潜艇的核装置是以核
变(填“裂”或“聚”)方式释放核能的,其提供动力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
水的内能
水的内能
---
机械能
机械能

(3)该核潜艇以30节航速匀速直线航行5小时,通过的路程是
277.8
277.8
km.
(4)若该核潜艇以20节速度匀速从长江潜行到大海中,从长江匀速潜行到大海时,该潜艇受到的浮力
变大
变大
,该潜艇的动能
变大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减小水对潜艇的阻力


水的内能

机械能

277.8

变大

变大

解:(1)核潜艇采用水滴型线型外型结构,这样的好处减少水对潜艇的阻力;
(2)由于核裂变是可控的,故核潜艇的核装置是利用核裂变来工作的.根据核能工作过程的过程可知,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的内能→机械能;
(3)1节=1海里/小时,核潜艇以30节航速时,就是30海里/小时.航行时间为5小时,则S=vt=30海里/小时×5小时=150海里;
因为1海里=1.852公里,因此150海里=150×1.852公里=277.8km.
(4)核潜艇以20节速度匀速从长江潜行到大海中,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由公式F=ρgV可知,在V不变的情况下,ρ变大,则浮力会相应增大,为了使潜艇仍悬浮在水中,应增加潜艇自身重力.由于它的质量变大,匀速行驶,速度不变,因此它的动能变大.
故答案为:(1)减小水对潜艇的阻力;(2)裂;水的内能;机械能;(3)277.8;(4)变大;变大.
考点梳理
核裂变;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阿基米德原理;动能的影响因素.
(1)潜水艇在水中潜行时,受到水的很大的阻力,为了减小水的阻力,采用水滴型线型外型结构;
(2)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核能发电时利用核能来加热水,用水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推动蒸汽涡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
(3)已知核潜艇的航行速度和时间,可由公式S=vt求出路程.
(4)浮力与物体的排水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动能与质量与速度有关.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潜艇的相关问题,学以致用,有意义!本题关键是认真审题,从中得出相关信息.
计算题;应用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