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6·太原)太阳的一生
天文学家认为星际介质在某些条件下会形成恒星,然后进入称为主序星的稳定期.太阳目前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由正、负电子和质子、氦的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反应是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释放出的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并同时以每秒4.2×109kg向外抛出大量物质.在演化末期,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膨胀而转化为红巨星的演化阶段,最终塌陷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
(1)地球只接受了太阳辐射能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就使地面温暖、万物生长.地球接受的辐射能来自太阳中的核
聚变
聚变
反应.
(2)太阳内部进行的核反应是
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
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
,并释放出能量.
(3)请将太阳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补充完整.
恒星
恒星
→主序星→
红巨星
红巨星
白矮星
白矮星

(4)太阳从现在演化到最终,经历的几个阶段相比,其密度的变化情况大致是
先变小后变大
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
聚变

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

恒星

红巨星

白矮星

先变小后变大

解:(1)地球接受的辐射能来自太阳中的核 聚变反应.
(2)太阳内部进行的核反应是 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并释放出能量.
(3)太阳的最终演化过程为:恒星→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
(4)太阳从现在演化到最终,经历的几个阶段相比,其密度的变化情况大致是先变小后变大.
故本题答案为:(1)聚变,(2)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3)恒星,红巨星,白矮星,(4)先变小后变大.
考点梳理
核聚变;密度公式的应用;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1)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内部的核聚变;
(2)太阳内部进行的核反应是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
(3)根据恒星演化的顺序填写;
(4)恒星演化的过程中密度是先变小后变大的.
本题考查了太阳的核反应的类型和太阳的演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