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如图,在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中(其中A B为两个支架):
青果学院
(1)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火焰的
外焰
外焰
加热,使用后应该
用灯帽
用灯帽
 灭火焰.
(2)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B
B

(3)在进行安装时应先固定支架
B
B
后固定支架
A
A
(填A或B ).
(4)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应采取
提高水的初温
提高水的初温
措施(只要写出一种方法).
(5)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95
95
℃;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6)实验中水的沸点不是100℃,你认为可能是
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7)为了使水尽快的沸腾应该
装初温较高的水
装初温较高的水
(写出一种就行).
(8)沸腾前后水的声音的响度变化情况是
沸腾后响度变小
沸腾后响度变小
气泡变化情况是
沸腾后气泡到液面变大
沸腾后气泡到液面变大

答案
外焰

用灯帽

B

B

A

提高水的初温

95

不变

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装初温较高的水

沸腾后响度变小

沸腾后气泡到液面变大

解:(1)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使用后应该用灯帽灭火焰;
(2)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AC碰到了容器侧壁或底,影响示数,不正确;
D温度计的玻璃泡未浸没在水中,不正确;
B符合要求,正确;
(3)在进行安装时应先固定支架B;后固定支架A;
(4)为了使加热时间缩短,可以给容器加上盖子、减小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增大酒精灯的火焰等.
(5)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95℃.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6)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可能是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7)要缩短完成实验的时间,也就是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盖纸盖、装的水少一些、装初温较高的水、加大火焰等.
(8)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同时引起水的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
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几乎听不到“嗡嗡声”.
故答案为:(1)外焰;用灯帽;
(2)B;
(3)B;A;
(4)提高水的初温;
(5)95;不变;
(6)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7)装初温较高的水;
(8)沸腾后响度变小;沸腾后气泡到液面变大.
考点梳理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根据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来确定用哪里来加热,使用完毕,用灯帽灭火焰;
(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器材安装时应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
(4)影响加热时间长短的因素有:是否加盖、水量多少、水的初温、火焰大小等,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5)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要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并且要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6)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7)加热时间过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水量多少、水的初温、火焰大小等;
(8)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嗡嗡“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对水继续加热,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使整个溶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液体对气泡压强随水深度变小而减小,迅速到达液面而破裂,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探究液体的沸腾,是考查的一个重点知识,它不仅体现了液体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也通过实验让学生去分析有时不成功的原因,也是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抓住关键问题的能力.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