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2·鄂尔多斯)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坐标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坐标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物像大小相等
物像大小相等

(3)图乙中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坐标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根据“坐标纸”上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此实验中选用的玻璃板越
越好.(填“厚”或“薄”)
(5)联系实际,你认为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
关.(填“有”或“无”)
答案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物像大小相等

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1)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透明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的位置偏上或偏下了.
(2)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物像大小相等.
(3)由坐标纸上的三次实验得,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
(5)物体在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平面镜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物像大小相等;(3)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4)薄;(5)无.
考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的位置会偏上或偏小.
(2)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
(3)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使实验比较复杂;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
(5)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
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