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到镜面距离
到镜面距离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大小
大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不能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且
远离
远离
(填“远离”或“靠近”) 玻璃板.
(5)从该实验中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像物等距
像物等距
像物等大
像物等大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虚像
虚像

答案
到镜面距离

大小

不能


不变

远离

像物等距

像物等大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虚像

解:(1)实验中,我们借助直尺是为了研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可以较直观地比较出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3)蜡烛的像是玻璃板对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所观察到的是它的虚像,因此,不能用光屏进行承接;
(4)平面镜成像中所成的虚像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距离玻璃板的远近无关,当物体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会远离玻璃板;
(5)根据本次实验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等距)、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物等大)、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
(1)到镜面距离;
(2)大小;
(3)不能;虚;
(4)不变;
(5)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等距)、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物等大)、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
考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应明确的主要知识点有:实验要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以增加明暗对比,便于观察现象;玻璃板要选择较簿的,以免玻璃的两个面所成的像互相影响;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要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只点燃,另一只不点燃;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通过多次实验探究普遍的规律等.
本实验较全面地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重点放在了对成像最终特点的描述和探究上,值得注意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除本题中所述之外,还包括像与物体的左右是相对的,但在本实验的操作中没有具体体现,故总结结论时为与实验过程相对应,可不必指出.
实验探究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