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
(1)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完全重合
完全重合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
(2)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 12.0 12.0 等大
第二次 15.0 15.0 等大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
像,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等于
等于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较黑暗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答案
完全重合

不能


相等

等于

较黑暗

解:(1)实验时要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在镜前看上去与镜前的蜡烛在镜中成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所以撤去后面的蜡烛B后,处在同一位置的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2)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距不等,但像距也不等,但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对于每一次来说像距等于物距,像与物体大小也相等.
(3)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完全重合;不能;(2)虚;相等;等于;(3)较黑暗.
考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这对蜡烛的同侧观察另一侧的蜡烛,直到另一侧的蜡烛与观察者一侧的蜡烛完全重合时,停止移动,记下蜡烛的位置,即得到相应的蜡烛的位置,这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而光屏不能接受虚像.
(2)对表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实验.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