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M架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竖直
竖直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大小
关系.在找像的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蜡烛B应放在A的另一侧.一边移动蜡烛B,一边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当
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时便停止移动蜡烛B,B的位置即为蜡烛A像的位置.
(3)为了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采取的做法是
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光屏,看能否接收到蜡烛A的像
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光屏,看能否接收到蜡烛A的像

(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将显示时间为青果学院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之前,则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
10:51
10:51

答案
确定像的位置

竖直

大小

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光屏,看能否接收到蜡烛A的像

不变

10:51

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实验时玻璃板应该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平面镜成像时,物像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所以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像不能成在水平面上,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
(3)一边移动蜡烛B,眼睛一边透过玻璃板观察,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便停止移动蜡烛B,B的位置即为蜡烛A像的位置.
为了辨别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可以拿白色的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光屏上承接不到像,平面镜成虚像.
(4)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小华将蜡烛不管是远离玻璃板还是靠近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5)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12:01与10:51成轴对称,
所以它的实际时间应是10:51.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竖直;(2)大小;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光屏,看能否接收到蜡烛A的像;(4)不变;(5)10:51.
考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和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玻璃板应该竖直放置;
(2)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相同的棋子进行比较,来获得物像大小关系.
(3)蜡烛B在A的另一侧,可以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只有当它们完全重合时,才能更好的比较其大小关系.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
(5)解决此题有规律可循,因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像的后面观察即为物体真实的情况.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