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距离
距离
(填“距离”或“大小”)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大小
大小
的关系;(填“距离”或“大小”)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不能
接收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虚
像
(4)当蜡烛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镜中的像与镜面的距离
变小
变小
,像的大小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距离
大小
不能
虚
变小
不变
解:(1)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故答案为:距离.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故答案为:大小.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蜡烛的像,则证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不能;虚.
(4)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当蜡烛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镜中的像与镜面的距离也在变小,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所以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