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平板玻璃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玻璃后面的未点燃的蜡烛,便于确定
像的位置
像的位置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大小
大小
之间的关系.
(3)在所成像位置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直尺的作用是比较物与像
到镜面距离
到镜面距离
之间的关系
(5)用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蜡烛的像,观察到两者
重合
重合
,说明像与物大小
相等
相等

(6)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
垂直
垂直
于镜面.
(7)实验宜在
较暗
较暗
(“较亮”“较暗”)环境中用
茶色玻璃
茶色玻璃
(“白玻璃”“茶色玻璃”)选
(“厚”“薄”)玻璃做效果较好.
答案
像的位置

大小

不能


到镜面距离

重合

相等

相等

垂直

较暗

茶色玻璃


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蜡烛A在平面镜中成像,在像的位置上用白纸承接像时,白纸上不能接到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
(4)刻度尺可以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便于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5)蜡烛B和蜡烛A相等,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
(6)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7)实验时点燃的蜡烛比较亮,环境比较黑暗,点燃蜡烛和环境对比度比较大,蜡烛成像会更清晰.
此实验中用茶色玻璃做效果较好.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故答案为:(1)像的位置;(2)大小;(3)不能;虚;(4)到镜面距离;(5)重合;相等;(6)相等;垂直;
(7)较暗;茶色玻璃;薄.
考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
(4)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5)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在平面镜里能成物体的像,当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物像大小相等.
(6)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7)①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成像越清晰.
②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