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水平铺放的白纸上竖直放置一玻璃板,并记下玻璃板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有一点燃蜡烛的像.在镜后放一未点燃的长度适当的蜡烛,移动其位置,直到镜后蜡烛看起来也被点燃为止.并将镜前后蜡烛的位置做上记号,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复做两次.
(1)玻璃板在这里相当于
平面
平面
镜.
(2)比较镜前后蜡烛的大小发现它们的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说明了物、像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3)比较镜前后蜡烛离镜的距离可得到结论: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某同学观察教室玻璃后发现,白天室内外光线都较亮,玻璃对光主要起
折射
折射
作用;而晚上室内灯光亮,室外很暗,玻璃内成的是教室的像,这主要是光
射的
像.
答案
平面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折射



解:
(1)因为平面镜不透明,无法找到像的位置,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而玻璃板是透明的,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可以达到预想的实验效果;
(2)观察像时,会发现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所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通过测量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分析数据可知像与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4)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因此不管蜡烛是靠近平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虚像,因为不是实际光线.光线通过透明玻璃板是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会发生折射,所以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故答案为:(1)平面;(2)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折射;反;虚.
考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不能用平面镜做实验,因为其不透明;玻璃板是透明的,不仅可以反射光,还可以观察到另一侧的像,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3)通过测量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即可得出结论;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光线通过玻璃板会发生折射.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注意要使平面镜与桌面垂直,这样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