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2年7月18日,武黄高速公路上,一辆装载19吨液态氮的槽车阀门的防爆膜发生破损造成氮泄漏.现场看到槽车尾部冒着“白烟”,路面结冰.氮气在常温下是气态,工业上是通过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气态氮变成液态氮的;“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
液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变成的小水珠;路面的冰是
凝固
凝固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答案
压缩体积
液化
凝固
解:(1)氮气在常温下是气态,工业上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氮变成液态氮的;
(2)氮泄漏,液态的氮迅速汽化,汽化吸热,导致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烟”;
(3)路面上的冰是小水滴凝固形成的.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液化;凝固.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液化的方法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凝固现象,属基本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简单.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找相似题
(2012·泗洪县模拟)天津“狗不理”包子全国闻名,蒸包子的笼一般都有好多层,通常都是最上层的包子先熟,对于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R600a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R600a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用哪种方法能促进气体液化( )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什么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
已知氧的沸点是-183℃,氮的沸点是-196℃,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逐渐降低时,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