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上课时,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某个小组的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图:
青果学院
(1)如图,他们实验中的错误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2)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甲)(乙),则图中
是沸腾前的情况,
是水沸腾后的情况.
(3)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6 98 98 98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6
6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98
98

②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
热,但温度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各种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
沸点
沸点

③下列根据表中数据做出加热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中.
(4)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
,水蒸气较多,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
,大量水蒸气遇冷
液化
液化
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答案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6

98


保持不变

沸点



液化

解:
(1)如图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有两处: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二是读数的方法是错误的,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2)对水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沸腾时,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所以乙是水沸腾前的情况,甲是沸腾后的情况;
(3)①由统计数据知,在第6min水温比前后温度都低,所以此数值错误,应该也是98℃;
②水保持沸腾的条件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该液体的沸点
③依次找出不同时间对应的温度点,描点连线;
(4)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比较高,水蒸气虽然较多,但不会液化,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
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2)乙;甲;
(3)①6;98;②吸;保持不变;沸点;③见下图:
青果学院
(4)高;低;液化.
考点梳理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液柱最高处相平,温度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
(2)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当水温达到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小变大;
(3)①在前3min水温是升高的,后面的时间段绝大多数温度都相同,只有第6min与其它温度不同,所以此数值错误;
②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
③根据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内容,从表格中找了相应的数据进行描点,最后连点成线即可;
(4)“白气”不是气,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降低温度,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说明此时水面上的温度降低了.
此题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对沸腾图象的分析和沸点的条件和特点,并且考查了温度计的正确读数,这些都是在实际实验中需要明确的问题.
(1)描点连线时注意纵横坐标所代表的量分别是什么,再依次按表格中的数据去描点;
(2)在水的沸腾图象中,温度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应该是沸腾前后的变化了,因此在描述特点时应该抓住最主要的特征去表述.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