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上课时,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某个小组的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图:

(1)如图1(甲),他们实验中的错误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的底部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的底部
、
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2)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1(乙)所示,则图(乙)中
B
B
是沸腾前的情况.
(3)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6 |
98 |
98 |
98 |
… |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6
6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98℃
98℃
.
②下列根据表中数据作出加热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中(如图2),正确的是
B
B
(4)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较高,水蒸气较多,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
低
低
,大量水蒸气遇冷
液化
液化
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答案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的底部
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
6
98℃
B
低
液化
解:(1)经分析温度计使用过程中的错误之处: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读数时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所以图B是沸腾前的现象;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图A是沸腾时的现象.
(3)①水从第3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第6min是错误的数据,温度应改为98℃.
②给水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首先温度升高,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B符合题意.
(4)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比较高,水蒸气虽然较多,但不会液化,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
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
故答案为:
(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的底部;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B;
(3)①6;98℃;②B;
(4)低;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