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 |
(1)图中甲、乙、丙三名同学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乙
乙
.
(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99
99
℃,水的沸点低于100℃,可能的因是水上方的气压
小于
小于
(大于/小于/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时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水蒸气
液化
液化
形成的(汽化/液化/升华).
(4)实验收集9组数据比收集5组数据的好处是
C
C
(只填字母).
A.只有5组数据才能得到结论 B.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C.得到物理量的关系更接近实际
(5)另一小组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30min,导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是
水量过多或初温过低等
水量过多或初温过低等
(写一个).
答案
乙
99
小于
液化
C
水量过多或初温过低等
解:
(1)读取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和温度计中水银柱的上表面相平.
(2)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由于沸点小于100℃,所以此时水上方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白气是由大量的小水珠组成,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4)在此实验中,属于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探究,所以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两物理量的关系更接近实际”;
(5)另一小组的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因为水的质量大或水的初温太低等原因造成的.
故答案为:(1)乙;(2)99;小于;(3)液化;(4)C;(5)水量过多或初温过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