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青果学院
(1)小海分析图象得出了水沸腾的特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吸收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从图象中可得,水的沸点是
95
95
℃.
(2)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减少水的质量
减少水的质量
;   ②
提高水的初温度
提高水的初温度

(3)小海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表示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图是表示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做上述实验时环境温度(即室温)在
20
20
℃左右.
(5)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温度高时下降快,温度低时下降慢
温度高时下降快,温度低时下降慢

答案
吸收

不变

95

减少水的质量

提高水的初温度



20

温度高时下降快,温度低时下降慢

解:
(1)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5℃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5℃;
(2)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适当减少水量、适当地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
(3)水在沸腾前,水温较低,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又同时有一部分水蒸气会马上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少,且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因此图乙是沸腾前的情形;
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形成图甲的情形;
(4)由图象知,当水的温度降低到20℃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当时室温为20℃;
(5)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判断,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大,水放出热量越快,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小,水放出热量越慢.
故答案为:
(1)吸收;不变;95;
(2)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度;
(3)乙;甲;
(4)20;(5)温度高时下降快,温度低时下降慢.
考点梳理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水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
(2)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适当的减少水量、适当地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
(3)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现象的区别:水沸腾前和沸腾时都会从水底冒出气泡,但一种缓慢、一种剧烈,且在温度和形态变化上也有不同;
(4)当物体温度和外界温度相同时,物体将不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5)由图象判断: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大,水放出热量越快.
本题考查水的沸腾实验的灵活应用与变通,读懂题意,理论结合实验现象灵活变通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