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你指出图1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温度计碰到了容器的底
温度计碰到了容器的底
,这种错误使得测得的温度值
偏大
偏大
(选填“偏小”或“偏大”).
(2)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表所示.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①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2中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
a
a
(填“a”或“b”)
②利用表中数据,在图3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98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吸收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小水的质量)
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小水的质量)

(4)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
有水出现
有水出现
,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
液化放热
液化放热

青果学院
答案
温度计碰到了容器的底

偏大

a

98

吸收

不变

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小水的质量)

液化

有水出现

液化放热

解:(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的底部,这样测量结果是容器底和水的混合温度,因此测得的温度值偏大.
(2)①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②首先确定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相应的标度,然后确定对应点,最后描点连线做出图象.
③从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为98℃.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为了减少加热所用时间,除了适当减少水量,还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提高水温.
(4)烧瓶中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进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有冷水的容器B中,试管A的温度也比较低,通入试管A中的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1)温度计碰到了容器的底;偏大;
(2)①a; ②见下图:
青果学院
 ③98;吸热;不变;
(3)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小水的质量);
(4)液化;有水出现;液化放热.
考点梳理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①根据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②根据数学上的描点连线方法做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③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掌握减小加热时间的方法: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
(4)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水蒸气受冷液化时要放热.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应正确使用温度计,并学会记录相关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同时重点观察沸腾过程中的现象,这些都是该实验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