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规律特点”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加热至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小军记录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90 92 93 94 95 96 97 97 98 98 98
(1)给水加热时,小军还注意观察沸腾前后的一些现象.①水沸腾前,容器底部
(选填“有”或“没有”)产生气泡;②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它们上升的过程中体积
变大
变大
(“变大”、“不变”或“变小”),一直到液面破裂,这些气泡的气体主要是
水蒸气
水蒸气
,它出现的原因是
水分子间距离变大了
水分子间距离变大了

(2)小军还发现水沸腾时,杯口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小水珠
小水珠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它形成的原因
水蒸气遇冷后液化
水蒸气遇冷后液化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温不变了,但酒精灯还要持续加热,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
吸收
吸收
(“选吸收”“放出”)热量.
(4)他的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98
98
℃,同组的小明解释说:气压越
,沸点就越低.为了验证小明的说法,小军取走水沸腾时的烧杯纸盖,他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比原来测量的沸点略为
降低
降低
(选填“升高”“降低”)一点.
(5)小明和小军去观察了其他三个小组,发现它们测得沸点分别是97℃、93℃、102℃,他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
答案

变大

水蒸气

水分子间距离变大了

小水珠

水蒸气遇冷后液化

吸收

98


降低

解:(1)水沸腾前,气泡自壶底产生,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变,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这些气泡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它出现的原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当水分子受热时,运动速率会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就变大,水就由液体变为水蒸气;
(2)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3)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4)①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4min开始,温度保持98℃不变,但要不断吸收热量,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
②沸点的高低和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因此小军取走水沸腾时的烧杯纸盖,他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比原来测量的沸点略为降低一点.
(5)把三个温度计同时放在一杯水里读数,如果三支温度计显示温度一致,说明温度计无偏差,否则,确有偏差.
故答案为:(1)有;变大;水蒸气;水分子间距离变大了;(2)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后液化;(3)吸收;(4)98;低;降低;
(5)把三个温度计同时放在一杯水里读数,如果三支温度计显示温度一致,说明温度计无偏差,否则,确有偏差.
考点梳理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①水沸腾前,下层的水温度高于上层水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泡越来越小;
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变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时候是水中溶解的空气,大多数是氧气和氮气等,随着时间的加长,其中水蒸汽的含量越来越高,最后,气泡里几乎全是水蒸气;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化.
(2)杯口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3)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①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②沸点的高低和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5)让三只温度计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如果测量值都相同,说明温度计没有问题,如果测量值不同,说明温度计有问题.
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及选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同时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考查的比较全面.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