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3·鹤壁二模)2013年,很多学校在进行校园惠民工程建设,如图甲所示是学校建筑工地上的一台塔式起重机,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g=10N/kg)
吊臂前段起重质量m起/kg |
700 |
最大起重质量m最大/kg |
3000 |
最大提升速度v最大/(m.s-1) |
0.7 |
独立使用高度h/m |
30.5 |
平衡块质量m平/kg |
6000 |
总功率p/kw |
24 |
(1)试分析起重机吊起的建筑材料达到最大起重质量时,建筑材料到塔吊的距离是最近还是最远?
(2)如图乙所示是起重机的起吊原理图,它由滑轮组组成,动滑轮总质量为100kg,绳重和摩擦不计.则把2×10
3kg的货物提高10m,钢丝绳的拉力F为多少?
(3)如果起重机的实际总功率为14kw,该起重机将重为1×10
4N的建筑材料以最大提升速度匀速吊起7m,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在实际使用中机械的效率要比理论设计的值低很多,请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各答一条即可)
答案
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知,平衡块质量和平衡块到塔的距离一定时,吊起的建筑材料质量为最大时,建筑材料到塔的距离最近;
(2)G
动=m
动g=100kg×10N/kg=1000N,G
物=m
物g=2×10
3kg×10N/kg=2×10
4N
由图乙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
(G
物+G
动)=
×(1000N+2×10
4N)=7×10
3N;
(3)起重机吊起重为2×10
4N的建筑材料时,
做的有用功W
有用=Gh=1×10
4N×7m=7×10
4J;
起重机的工作时间:t=
=
=10s;
起重机做的总功W
总=Pt=14×10
3W×10s=1.4×10
5J;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50%;
(4)分析造成额外功的原因,动滑轮、摩擦、绳的重力,在计算中忽略了绳的重力及摩擦,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机械的效率要比理论设计的值低很多,为提高其机械效率,应减小摩擦或减小绳的重力,但注意其承受力的能力.
答:(1)起重机吊起的建筑材料达到最大起重质量时,建筑材料到塔吊的距离最近;
(2)钢丝绳的拉力F为7×10
3N;
(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50%;
(4)在计算中忽略了绳的重力及摩擦,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机械的效率要比理论设计的值低很多,为提高其机械效率,应减小摩擦或减小绳的重力,但注意其承受力的能力.
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知,平衡块质量和平衡块到塔的距离一定时,吊起的建筑材料质量为最大时,建筑材料到塔的距离最近;
(2)G
动=m
动g=100kg×10N/kg=1000N,G
物=m
物g=2×10
3kg×10N/kg=2×10
4N
由图乙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
(G
物+G
动)=
×(1000N+2×10
4N)=7×10
3N;
(3)起重机吊起重为2×10
4N的建筑材料时,
做的有用功W
有用=Gh=1×10
4N×7m=7×10
4J;
起重机的工作时间:t=
=
=10s;
起重机做的总功W
总=Pt=14×10
3W×10s=1.4×10
5J;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50%;
(4)分析造成额外功的原因,动滑轮、摩擦、绳的重力,在计算中忽略了绳的重力及摩擦,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机械的效率要比理论设计的值低很多,为提高其机械效率,应减小摩擦或减小绳的重力,但注意其承受力的能力.
答:(1)起重机吊起的建筑材料达到最大起重质量时,建筑材料到塔吊的距离最近;
(2)钢丝绳的拉力F为7×10
3N;
(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50%;
(4)在计算中忽略了绳的重力及摩擦,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机械的效率要比理论设计的值低很多,为提高其机械效率,应减小摩擦或减小绳的重力,但注意其承受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