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动滑轮,C是定滑轮,D是轮轴,D的轮半径R=10厘米,轴半径r=5厘米,物重G=500牛顿,每个动滑轮重P=50牛顿.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各段绳的方向保持相平行,那么:
(1)为把重物提起,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至少要大于多少牛顿?
(2)若把重物提起0.1米,动力F的作用点要移动几米?
(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
解:如图所示,作用在滑轮组上绳子的拉力为F′,作用在轮轴轴上绳子的拉力也是F′,作用在轮上的拉力是F.
青果学院
(1)如图所示,重物被两个动滑轮吊着,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4,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
则作用在滑轮组绳子上的拉力F′=
G+G
n
=
500N+50N×2
4
=150N;
根据轮轴的省力公式,作用在轴上绳子的拉力为F=
F′×r
R
=
150N×5cm
10cm
=75N.
答:考虑到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把重物提起,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至少要大于75N.
(2)若把重物提起0.1米,则滑轮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4×0.1m=0.4m;
如图所示,轮轴轴上通过的距离S1也是0.4m;
根据轮轴的特点轮上绳子通过的距离为S2=
R
r
×S1
=
10cm
5cm
×0.4m
=0.8m;
答:因此最后绳子动力F作用点要移动0.8m.
(3)因为物体提起的高度h=0.1m,所以做的有用功W有用=Gh=500N×0.1m=50J;
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75N,绳子最后移动的距离S=0.8m,所以做的总功为W=FS=75N×0.8m=60J;
故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
W有用
W
×100%=
50J
60J
×100%=83.3%.
答: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3.3%.
解:如图所示,作用在滑轮组上绳子的拉力为F′,作用在轮轴轴上绳子的拉力也是F′,作用在轮上的拉力是F.
青果学院
(1)如图所示,重物被两个动滑轮吊着,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4,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
则作用在滑轮组绳子上的拉力F′=
G+G
n
=
500N+50N×2
4
=150N;
根据轮轴的省力公式,作用在轴上绳子的拉力为F=
F′×r
R
=
150N×5cm
10cm
=75N.
答:考虑到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把重物提起,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至少要大于75N.
(2)若把重物提起0.1米,则滑轮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4×0.1m=0.4m;
如图所示,轮轴轴上通过的距离S1也是0.4m;
根据轮轴的特点轮上绳子通过的距离为S2=
R
r
×S1
=
10cm
5cm
×0.4m
=0.8m;
答:因此最后绳子动力F作用点要移动0.8m.
(3)因为物体提起的高度h=0.1m,所以做的有用功W有用=Gh=500N×0.1m=50J;
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75N,绳子最后移动的距离S=0.8m,所以做的总功为W=FS=75N×0.8m=60J;
故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
W有用
W
×100%=
50J
60J
×100%=83.3%.
答: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3.3%.
考点梳理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在不计绳子和滑轮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省力公式是F=
G+G
n
,轮轴的省力公式是F=
G·r
R

(2)对于滑轮组来说,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之间的关系是S=nh;
(3)对于轮轴来说,轴上通过的距离S1和轮上通过的距离是S2的关系是S2=
R
r
×S1

(4)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用公式η=
W有用
W
×100%计算.
本题考查了滑轮组、轮轴这两类机械的省力计算、距离计算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综合性比较强,比较复杂,对学生知识要求比较高.
计算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