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甲: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小嘴发出频率为10
5
Hz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Hz的音叉,对以上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甲、乙、丙都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D.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不是声源,人耳不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答案
C
解: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丙都是物体在振动,它们都能发出声音,因此甲、乙、丙都属于声源;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甲的频率为2Hz,乙的频率为10
5
Hz,丙的频率为256Hz,而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因此只有丙的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就人耳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甲、乙发出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
故选C.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物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能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判断物体是否发声,要看它是否振动;要判断这种声音是否能被人听到,则要看它的频率是否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声现象.
找相似题
(2013·荆门)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2·泰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2·陕西)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11·株洲)关于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11·宜昌)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