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改变琴声的
音调
音调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通过
空气
空气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音色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答案
音调
空气
音色
解: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音调;琴弦振动发出悠扬的琴声,琴声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所以小明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音色.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掌握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三要素及区别,属于一道声学基础题,虽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
声现象.
找相似题
(2013·益阳)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3·潍坊)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
(2012·黔东南州)黔东南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演唱时听众能欣赏到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主要是听众能辨别出不同声音的( )
(2012·衡阳)当喇叭里响起“你和我,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歌声时,小红大声说:“是刘欢在演唱!”她做出判断的原因是:不同演员的声音的( )
(2012·广州)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