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
(1)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
较小
较小
(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
(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
较大
较大
(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
振幅
振幅
有关.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
不能
不能
(选“能”或“不能”)弹开,我们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
答案
较小

较大

振幅

不能

不能

解:当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发出较小的声音后,振动的音叉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较小的角度;
当用力敲击音叉发出较响的声音,音叉振动剧烈,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更大的角度;
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在真空中小球不会被弹起,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故答案为:(2)较小;(3)较大,振幅,不能,不能.
考点梳理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在此实验过程中把声音的响度转化为小球弹开的角度.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及利用转化法研究影响声音的响度因素,是中考的热点考题.
实验探究题;转换法.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