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1)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值分别记录为10.31cm、10.32cm、10.3cm、10.29cm,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则上述测量数据中,
10.3cm
10.3cm
是记录错误的应放弃,其余三个数据的平均值是
10.31
10.31
cm.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其中的钟声是从寒山寺发出,通过
空气
空气
传到客船的;若停泊在河面上的客船以流水为参照物,则客船是
运动
运动
的,(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
10.3cm

10.31

空气

运动

解:
(1)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求出的平均值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为测量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以以厘米为单位的时候,小数点后面应该有两位.故10.3cm是错误记录;
剩下的三次求平均值,求出的也应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所以其余三个数据的平均值是L=
L1+L2+L3
3
=
10.31cm+10.32cm+10.29cm
3
≈10.31cm;
(2)“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的钟声是从寒山寺发出,通过空气传到客船的;
若停泊在河面上的客船以流水为参照物,则客船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1)10.3cm,10.31;(2)空气;运动.
考点梳理
长度的测量;参照物及其选择;声音的传播条件.
(1)平均值求取的时候,小数的位数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一个物体相当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此物体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变化,此物体是静止的.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③物体的运动状态决定于所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声现象;长度、时间、速度.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