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小明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青果学院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
s
t
v=
s
t
进行测量的.实验中用
刻度尺
刻度尺
测路程,用
秒表
秒表
测时间(填测量工具).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全程平均速度偏

(4)图2是一个骑车者和一个跑步者的路程和时间的变化图象,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合理信息很多,请再写出两条.
信息一:骑车者的速度为5m/s.
信息二:
骑车者比跑步者晚出发10s
骑车者比跑步者晚出发10s

信息三:
骑车者在100m出追上跑步者
骑车者在100m出追上跑步者

答案
v=
s
t

刻度尺

秒表



骑车者比跑步者晚出发10s

骑车者在100m出追上跑步者

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
s
t
;实验中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
(3)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则计时的时间会比实际的时间短,根据速度公式,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平均速度的结果会偏大;
(4)骑车者比跑步者晚出发10s;骑车者在100m出追上跑步者;行走200m跑步者用时60s;行走200m骑车者用时50s.
故答案为:(1)v=
s
t
;刻度尺;秒表;(2)小;(3)大;(4)骑车者比跑步者晚出发10s;骑车者在100m出追上跑步者;
考点梳理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1)公式v=
s
t
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判断计时的准确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时,也要从公式的角度出发,先判断时间的测量是比实际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观察S-T图象,可知两者经过的路程和用的时间成正比;骑车者后出发,跑步者先出发;两者经过的路程相等.
本题通过斜面小车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速度的计算,是较为基本的知识点,其中对影响测量结果的误差的分析是较易出错之处,应细心判断.
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