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本实验的原理是
平均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2)分析图中的甲乙丙的位置时间,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3)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刻度尺
和
数值钟
数值钟
.
答案
平均速度公式
刻度尺
数值钟
解:(1)在该实验中,测出小车的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用的时间,
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该实验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
(2)以小车的左轮与刻度尺的接触点为参考点,
由图可知,从甲到乙,小车的路程s
1=90cm-64cm=26cm,
t
1=5:06-5:04=2s,平均速度v
1=
=
=13cm/s;
从乙到丙,小车的路程s
2=64cm-0=64cm,
运动时间t
2=5:10-5:06=4s,平均速度v
2=
=
=16m/s,
由此可见,小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与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不等,
因此小车全程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3)该实验测量小车的路程用刻度尺,测小车的运动时间用数值钟.
故答案为:(1)平均速度公式;(2)小车全程不做匀速运动,因为速度不断变化,不是定值;
(3)刻度尺;数值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