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把小车放在斜面的A处.
(1)把金属片放斜面底端的B处,用刻度尺测出AB的长s1=80cm,又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的A处下滑到B处的时间t1=5s,那么小车通过AB全程的平均速度为υ1=
0.16
0.16
m/s.
(2)把金属片移到AB的中点O处,重新测出小车从A处运动到O处的时间为t2=3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υ2=
0.13
0.13
m/s.
(3)小车在下半段的路程为s3=
0.4
0.4
m,所用时间t3=
2
2
s,平均速度为υ3=
0.2
0.2
m/s.
(4)根据测量结果知道,小车下滑的速度越来越
,小车做
变速直线
变速直线
运动.
(5)在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的速度变化过程中,记时开始与小车释放的时刻应该是
静止
静止
的,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应以小车的
端为准.
(6)在此实验中,最不易操作、不易测量精确的是用
秒表
秒表
测量
时间
时间
.因此,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该
些(选填“大”或“小”),这样可使小车运动速度变
减小
减小
,从而使
时间
时间
的测量更容易.
答案
0.16

0.13

0.4

2

0.2


变速直线

静止


秒表

时间


减小

时间

解:(1)小车通过AB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
s1
t1
=
0.8m
5s
=0.16m/s;
(2)小车从A处运动到O处的路程s2=
1
2
×0.8m=0.4m,则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υ2=
s2
t2
=
0.4m
3s
≈0.13m/s;
(3)小车在下半段的路程为s3=
1
2
×0.8m=0.4m,所用时间t3=t1-t2=5s-3s=2s,平均速度为υ3=
s3
t3
=
0.4m
2s
=0.2m/s;
(4)比较v2、v3可知,小车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5)在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的速度变化过程中,记时开始与小车释放的时刻应该是静止的;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应以小车的下端为准;
(6)在此实验中,最不易操作、不易测量精确的是用秒表测量时间.因此,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长,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故答案为:
(1)0.16;
(2)0.13;
(3)0.4;2;0.2;
(4)大;变速直线;
(5)静止;下;
(6)秒表;时间;小;减小;时间.
考点梳理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1)已知路程和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通过AB全程的平均速度.
(2)求出路程,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通过AB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车在下半段经过的路程也是总路程的一半,总时间减去上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即为下半路程的时间,根据v=
s
t
计算此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分析计算的数据,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
(5)实验时,应从乙开始运动进行计时,并且以小车的下端为准;
(6)实验时,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因此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使小车的运动时间时间长.
本题考查了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求平均速度、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等问题,准确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再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