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如图1所示,图A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1.90
1.90
cm;图B是测量体温的温度计,此时它的示数是
39.6℃
39.6℃
;图C读数为
30
30
km/h.图2是课本中介绍的实验装置图.图A演示的物理现象是说明了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可使气体液化;图B是用来探究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
的实验装置.青果学院
答案
1.90

39.6℃

30

压缩体积

平面镜成像

解:(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是3.00cm,末端刻度是4.90cm,估读值是0.01cm,所以物体的长度是:4.90cm-3.00cm=1.90cm.
(2)由图知,0℃在下方,液柱远离0℃,是零上.每一个大格是1℃和每一个小格是0.1℃,即分度值为0.1℃;示数为39.6℃.
(3)由图中指示数据可知:km/h,可以判断,此仪器是测量速度大小的速度表;根据速度表的读数方法,表示的速度大小即表中指针所指的数值,所以,据图所示,读数为30km/h.
(4)通过压缩一端封闭的注射器,看到里面出现了小液滴,说明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B图中平面镜外有一根蜡烛,镜里面有一个蜡烛的像,这是用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故答案为:1.90;39.6℃;30;压缩体积;平面镜成像.
考点梳理
刻度尺的使用;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液化方法及其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刻度尺两相邻刻线间的距离为分度值,在长度的测量中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2)判断温度计的示数:首先判断是零上还是零上,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3)本题主要考查对速度表的认识和读数,速度表的读数时要注意其速度单位为km/h,其表示的速度大小即表中指针所指的数值.
(4)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使气体液化的方法,图是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温度计、速度表的读数以及使气体液化的方法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属于常规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