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墨汁中碳粒做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在运动
B.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就减小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
答案
A,C
解:A、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它们,墨汁中碳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运动,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温度,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减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内能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温度;
(3)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
(4)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因此分子的运动又称为热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了内能与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考查了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分子热运动、内能.
找相似题
(2013·湘西州)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 )
(2010·三明)如图所示的四个小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是( )
(2010·济南)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对泉城美景的描绘,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2009·呼伦贝尔)下列哪个现象能够证明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 )
(2009·河北)如图所示,图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