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24g.
(3)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石块的体积为
10
10
cm3,石块的密度是
2.4×103
2.4×103
kg/m3
(4)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
,原因是
绳子较粗,使测量体积偏大
绳子较粗,使测量体积偏大

答案

10

2.4×103


绳子较粗,使测量体积偏大

解:(1)现指针左偏,说明横梁右端较高,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石块质量m=24g;图乙中石块的体积V=60ml-50ml=10ml=10cm3
石块的密度:
ρ=
m
V
=
24g
10cm3
=2.4g/cm3=2.4×103kg/m3
(3)由于实验中用的是塑料绳,绳子较粗,使测出的石块体积偏大,算出的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1)右;(3)10;2.4×103;(4)小;绳子较粗,使测量体积偏大.
考点梳理
固体密度的测量.
(1)天平调节平衡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
(2)量筒的分度值为10ml,石块的体积等于量筒中液面的两次读数之差;用公式ρ=
m
V
算出石块的密度;
(3)要分析出测量的密度值的误差,必须考虑到绳子在测石块体积时产生的影响,分析出对石块密度的影响.
本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记住测固体密度的基本方法: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V,用公式ρ=
m
V
算出固体的密度;
天平的平衡调节类似于生活中的“跷跷板”游戏;
在分析实验误差时,先分析在操作中对固体体积和质量的影响,从而分析出对固体密度的影响.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