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汶川大地震中抢救伤员用的大瓶生理盐水的密度是1.36×103kg/m3.一次使用了
2
5
,则剩余下的生理盐水的密度应该是
1.36×103kg/m3
1.36×103kg/m3
,钢瓶内所装氧气的密度是8kg/m3,一次使用了1/5,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6.4kg/m3
6.4kg/m3

答案
1.36×103kg/m3

6.4kg/m3

解:(1)因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质量无关,
所以,生理盐水使用了
2
5
后,体积和质量都减少了
2
5
,但密度是不变的,还是1.36×103kg/m3
(2)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氧气的质量为m,则ρ=
m
V
=8kg/m3
剩余氧气的质量为m′=(1-
1
5
)m=
4
5
m,
因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
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ρ′=
m
V
=
4
5
m
V
=
4
5
×
m
V
=
4
5
×8kg/m3=6.4kg/m3
故答案为:1.36×103kg/m3;6.4kg/m3
考点梳理
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性.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已知氧气的密度,用去其中
1
5
后,质量减少
1
5
,但体积不变,根据公式ρ=
m
V
可求剩余氧气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特性和有关密度的计算,关键是找出题目中暗含的条件即:由于装的是气体,所以氧气瓶的容积即氧气的体积不变,但质量减小.
应用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