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时,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液体做实验,测得的结果如下: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4 10 8 0.8
5 20 16 0.8
6 30 24 0.8
(1)分析实验次数1和2(2和3、1和3),可得结论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分析实验次数
1和4
1和4
可得结论: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不同.
(3)比较两种液体之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得结论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答案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1和4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解:(1)分析实验次数1和2(2和3、1和3),不难看出:它们的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且属于同种物质--甲;由此可得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对比实验1和4,不难看出:它们的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且物质种类也不同--甲和乙;故可得结论: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不同.
(3)比较两种液体之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看出,同种物质,不论其质量与体积有多大,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但甲和乙两种物质各自有自己不同的比值;故可得结论: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故答案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1和4;
(3)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考点梳理
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1)分析实验结论时,要紧扣表格中的数据提供的信息,抓住相同的条件、分清不同的条件,然后根据数据的规律得出结论;1和2(2和3、1和3),对应的是同一种物质,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2)结论的前提条件是体积相同,所以应找体积相同、物质不同的序号;(3)在描述结论时,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还要体现控制变量的思想.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能力,这类题型是常见题型,也是常考的题型.结论的成立是建立在条件的基础上的,所以分析时一定要先找条件,即相同的量,然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实验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