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小芳、小于和小江三位同学在探究“物体的状态对质量大小的影响”时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案:
小芳的方案:
①将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冰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将放有冰块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使冰全部熔化成水;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2
小于的方案:
①将盛有适量热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1
②将冰块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2
③将冰块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让冰熔化成水;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3,现在请你将她们两人的发现和结论写出来.
(1)小芳通过比较
m1和m2
m1和m2
,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
减小的
减小的
;小于通过比较
m1+m2和m3
m1+m2和m3
,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
不变的
不变的

(2)小芳和小于当中谁的结论是正确的?
小于
小于
.另一个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3)爱动脑的小江发现小芳、小于的方案都有缺陷,提出了一种既简捷又方便的实验.请你写出小江是如何进行实验的.
答案
m1和m2

减小的

m1+m2和m3

不变的

小于

解:
(1)①小芳先测出烧杯和冰的质量m1,熔化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2,由于水在加热过程中会蒸发,所以发现m2小于m1
②小于分别测出烧杯和热水的质量m1、冰的质量m2,再将冰放入热水并熔化,测出质量m3,由于冰放入热水,热水温度降低,蒸发减慢,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所以得到质量不变的结论;
故答案为:m1和m2;减小的;m1+m2和m3;不变的;
(2)答:小于的结论是正确的;原因一是冰放在烧杯中测质量的过程中,由于冰温度太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壁上,导致m2的测量结果偏大;原因二是用酒精灯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所测的m2偏小;
(3)答:将冰块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称出其质量记作m1;等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再称其质量,记作m2,比较m1和m2大小,就能得到物体质量与状态的关系了.
考点梳理
质量及其特性.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在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液化成水;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在探究质量与状态是否有关时,一定注意状态发生变化时,物质总量是否发生变化.
(3)为避免水由于蒸发或水蒸气液化对实验过程的影响,可以将冰块密封后熔化,比较质量是否变化.
此题考查的是不同方案探究质量与状态的关系,包括过程和误差分析及方案的优化,考查方式新颖,有深度,是一道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好题.
质量及其测量.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