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3·常州)小明发现: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1)(2)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
变小
变小
(变小/不变/变大).
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3)、(4)所示,这种放大功能类似于
放大镜
放大镜
(放大镜/投影仪),且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
变大
变大
(变小/不变/变大).
列文虎克当年也有类似发现,他制作玻璃球以观察青蛙卵.用高温火焰加热玻璃棒的一端使其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玻璃是
非晶体
非晶体
(晶体/非晶体);用镊子将液态玻璃球取下并使其自然冷却
凝固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玻璃球;透过玻璃球观察直径为1.0mm的青蛙卵,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如图(7)所示,该青蛙卵像的直径为
1.00
1.00
cm,此时该玻璃球的放大倍数为
10
10
倍.
答案
变小
放大镜
变大
非晶体
凝固
1.00
10
解:如图(1)(2)可知,(2)中的折射光线先相交与一点,该点称之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之为焦距,故水滴越凸,其焦距越小;
如图(3)、(4)可知,像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该功能类似于放大镜,并且(4)中的像更大,故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变大;
根据图(5)可知,玻璃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因此玻璃是非晶体;将液态玻璃球取下并使其自然冷却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根据图(7)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青蛙卵像的直径为1.00cm,此时该玻璃球的放大倍数n=
=10.
故答案为:变小;放大镜;变大;非晶体;凝固;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