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1·宜昌)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
(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
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2)请在图3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答案
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不能

青果学院解:(1)在实验中,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故答案为: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不能.
(2)s′是s点的像,看到s′是因为看到了由s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发射后的反射光线.如右图
考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利用玻璃作为反射面,同时还可以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实验中玻璃板起到平面镜的作用,在镜面前的亮度越大,则其成的像越清晰.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知道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看到了像是因为看到了由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而像就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实验,要掌握实验中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技巧,此题巧妙的运用了转化法.
实验题;作图题;转换法.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