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如图所示.
青果学院
(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
的缘故.
(2)聋哑少女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呢?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振动
振动
,从而使靠近音箱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3)训练时,为了看清舞蹈动作,她们对着镜子练习,身高l.8米的某聋哑少女站在高1米的竖直平面镜前3米处,她在镜中的像高是
1.8
1.8
米,若她向平面镜移1米,则她和像的距离是
4
4
米.
答案
直线传播

振动

1.8

4

解:(1)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
(2)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聋哑少女可以通过感知音箱、舞台的振动知道音乐节奏的变化.
(3)平面镜成的像只于物体大小有关,像与物大小相同,身高l.8米的某聋哑少女,她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8米; 她向平面镜移1米,此时,她与平面镜距离是3米-1米=2米,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因此她和像的距离是4米.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振动,1.8,4.
考点梳理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音箱振动引起舞台振动,站在舞台上感知到音箱或舞台的振动.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与平面镜大小无关,即使平面镜高1米,像还是1.8米;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主要考查了我们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能力,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
应用题;信息给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