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仅从有利于实验的角度出发,该实验需要的环境亮度是
暗
暗
(选填“亮”或“暗”)一些为好.
(2)将E蜡烛点燃的目的是:
增加亮度,使像更清晰
增加亮度,使像更清晰
.
(3)实验中,若把F蜡烛也点燃,看到的像不清楚,原因是:
像的亮度一定,点燃F蜡烛,像的背景变亮,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
像的亮度一定,点燃F蜡烛,像的背景变亮,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
.
(4)该实验需要做若干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探究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探究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后几次实验必须改变的量是
物距
物距
.
(5)该实验的“物”是
A
A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不含烛焰的E蜡烛
B.E蜡烛的烛焰
C.E蜡烛和烛焰的整体
D.不点燃的F蜡烛
(6)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答案
暗
增加亮度,使像更清晰
像的亮度一定,点燃F蜡烛,像的背景变亮,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
探究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物距
A
解:(1)实验最好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增加与环境的对比度;
(2)实验中将E蜡烛点燃后比较亮,黑暗的环境和蜡烛的对比度大,蜡烛成像更清晰;
(3)像的亮度一定,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4)本实验是一个探究性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因此,在后几次的实验中,必须改变物体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即物距的大小;
(5)本实验是为了探究蜡烛与其像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点燃只是为了增加亮度,因此烛焰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故只有A符合题意;
(6)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比较像距、物距和像的大小关系,实验至少要进行三次,设计表格如下:
|
物距u/cm |
像距v/cm |
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
1 |
|
|
|
2 |
|
|
|
3 |
|
|
|
故答案为:(1)暗;(2)增加亮度,使像更清晰;(3)像的亮度一定,点燃F蜡烛,像的背景变亮,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
(4)探究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物距;(5)A.(6)表格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