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
信息
信息
.实验表明:只有回声比原声晚0.1s到达人耳,人耳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从而听到两次声音,这时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
17m
17m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则此处的海底深度为
3062m
3062m
.声速参考图.
答案
信息

17m

3062m

解:(1)根据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可知: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比如:根据雷声就可以判断要下雨,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2)时间间隔为t=
0.1s
2
=0.05s
由公式v=
s
t
得s=vt=340m/s×0.05s=17m,
(3)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
1
2
×4s=2s;
海底的深度为s=vt=1531m/s×2s=3062m.
故答案为:信息,17m,3062m.
考点梳理
声与信息;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2)声速已知为340m/s,当测得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就能计算出反射面到声源之间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v=
s
t
就可求出人离障碍物至少的距离;
(3)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的时间,关键公式s=vt可求海底的深度.
(1)考查学生对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考查了人能清晰辨别出回声的距离的计算方法.注意声音从人到障碍物用的时间为0.1s的一半.
(3)考查路程的计量,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题目所给时间是往返的时间,这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