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下列关于声音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作响,这是由于电线振动产生的
B.听声音就能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调不同
C.敲击悬挂起来的长短不同的钢管,都能发出声音,但长管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D.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雷声经过地面、山岳、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答案
B
解:A、电线嗡嗡作响,是由于风吹电线,电线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钢管发出的声音是由钢管振动产生的,钢管越长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该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D、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形成回声,隆隆不断的雷声就是这样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产生.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特点包括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的知识,属于基本的内容,是中考考查的常识性内容,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掌握.
应用题.
找相似题
(2013·茂名)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2012·深圳)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用钢琴、小提琴和手风琴三种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2012·上海)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2012·黔东南州)黔东南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演唱时听众能欣赏到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主要是听众能辨别出不同声音的( )
(2012·河池)2012年6月6日,艺术家们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奏《黄河颂》时,听众能分辨出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