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6·哈尔滨)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答案
B
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当然也可以通过绳子振动传播声音,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唯一的原因肯定就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物体音色不同.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音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信息给予题.
找相似题
(2012·徐州)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2011·淄博)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2010·资阳)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2008·荆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08·怀化)“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