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将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细线悬吊的轻质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以下几个实验中所用研究方法与其相同的是( )
A.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比较物体发声与不发声的区别
B.通过扬声器前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C.研究材料隔声性能时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周围包上厚度相同的材料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答案
B
解:
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细线悬吊的轻质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通过乒乓球被弹开知道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A、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比较物体发声与不发声的区别,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
B、通过扬声器前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具有能量,采用的是转换法.符合题意;
C、研究材料隔声性能时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周围包上厚度相同的材料,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声音的产生.
首先明确“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细线悬吊的轻质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研究方法,然后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方法,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声现象.
找相似题
(2013·无锡)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2012·鄂尔多斯)如图,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一现象说明了( )
(2012·大连)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2011·日照)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2011·葫芦岛)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