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共采用了如下的步骤:
A、小车离开斜面顶端时记录时刻t1;  B、在斜面的一端垫上木块
C、将小车在斜面上滑动几次         D、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记录时刻t2
E、用刻度尺量出斜面的长度s1       F、用刻度尺量出小车的长度s2
(1)该实验原理是
v=
s
t
v=
s
t

(2)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是
BEFCAD
BEFCAD
(填写字母序号)
(3)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v=
s1-s2
t2-t1
v=
s1-s2
t2-t1
(用实验测量的字母列式)
(4)如果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则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
小于
小于
v,小车在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大于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
由此可见,小车的平均速度在不同的路程内是
不相等
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
v=
s
t

BEFCAD

v=
s1-s2
t2-t1

小于

大于

不相等

解:(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s
t

(2)为完成实验,需要进行的步骤为:
①在斜面的一端垫上木块;
②用刻度尺测出s1和s2
③为让小车在斜面上滑动的顺畅,先让小车在斜面上滑动几次;
④用秒表记录时间t1和t2
即步骤为:BEFCAD;
(3)小车通过斜面用时为:t=t2-t1
小车在斜面上实际通过距离为:s=s1-s2
小车通过斜面的平均速度为:v=
s
t
=
s1-s2
t2-t1

(3)小车在上一半和下一半的路程相等,而小车运动的越来越快,小车在上一半比在下一半用的时间多,由v=
s
t
可知,小车上一半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下一半的平均速度.
即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小于v,小车在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v.由此可见,小车的平均速度在不同的路程内是不相等的.
故答案为:(1)v=
s
t

(2)BEFCAD;
(3)
s1-s2
t2-t1

(4)小于;大于;不相等.
考点梳理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1)要测出平均速度,必须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s1、s2、t1、t2,代入公式v=
s
t
计算出平均速度;
(2)知道小车走的路程(斜面长度减去小车长度)和所用的时间(到达底端的时间减去开始下滑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3)小车在上一半和下一半的路程相等,而小车运动的越来越快,小车在上一半比在下一半用的时间多,根据速度公式进行比较.
本题关键是根据实验经验或生活经验,并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相应、合理的实验步骤;难点是(4)中判断速度大小,根据小车越来越快,即用时多少来判断.
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