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已知: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BE⊥AC垂足为E,连接DE,点G、F分别是BC、DE的中点.
求证:GF⊥DE.
答案
证明:连接DG、EG.
∵CD⊥AB,点G是BC的中点,
∴在Rt△BCD中,DG=
1
2
BC(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2分)
同理,EG=
1
2
BC.(2分)
∴DG=EG(等量代换).(1分)
∵F是DE的中点,
∴GF⊥DE.(2分)
证明:连接DG、EG.
∵CD⊥AB,点G是BC的中点,
∴在Rt△BCD中,DG=
1
2
BC(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2分)
同理,EG=
1
2
BC.(2分)
∴DG=EG(等量代换).(1分)
∵F是DE的中点,
∴GF⊥DE.(2分)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作辅助线(连接DG、EG)构建Rt△BCD和Rt△BCE斜边上的中线,然后根据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DG=EG=
1
2
BC,从而判定△DEG是等腰三角形;最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推知GF⊥DE.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证明题.
找相似题
(2013·枣庄)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
如图,在△ABC中,CF⊥AB于F,BE⊥AC于E,M为BC的中点,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几个( )
如图,在Rt△ABC中,∠C=90°,∠A=30°,AC=3cm.则中线CD的长度为( )
如图,∠ABC=∠ADC=Rt∠,E是AC的中点,则( )
如图,△ABC中,AB=AC=8,BC=6,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