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同步通信卫星工作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把地球站发射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球站.地球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通过地球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由于同步通信卫星在赤道上空3 600 km,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恰好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致,从地面看上去如同静止不动一般.三颗相距120°的卫星就能覆盖整个赤道圆周,故卫星通信易于实现越洋和洲际通信.最适合卫星通信的频率为1 GHz~10 GHz频段,即微波频段.通信卫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按服务区域划分,有全球、洲际区域和国内通信卫星.
(1)地球自转时间是23h56min4s,则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D
D

A.24h    B.23h 56min    C.24h 4min    D.23h 56min 4s
(2)频率为1 GHz~10 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是
0.03
0.03
m~
0.3
0.3
m.
(3)赤道上的地面站向卫星发射信号需要经过的时间为
0.012
0.012
S.
(4)如图所示,地球站1和地球站2间的通信,同步通信卫星起的是
中继站
中继站
的作用.
答案
D

0.03

0.3

0.012

中继站

解:(1)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之所以是静止不动的,是因为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都是23h56min4s.
(2)根据λ=
c
f

频率为1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
λ1=
3.0×108m/s
109Hz
=0.3m;
频率为10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
λ2=
3.0×108m/s
1010Hz
=0.03m.
(3)赤道上的地面站向卫星发射信号需要经过的时间:
t=
s
v
=
3.6×106m
3.0×108m/s
=0.012s.
(4)地球站之间的通信,是靠中继站同步通信卫星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1)D;(2)0.03m~0.3m;(3)0.012s;(4)中继站.
考点梳理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卫星中继通信.
(1)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看起来好像是静止不动的;
(2)根据λ=
c
f
求出频率为1 GHz~10 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
(3)根据t=
s
v
即可求出赤道上的地面站向卫星发射信号需要经过的时间;
(4)地球站和地球站间的通信,是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工作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及波长、波速、频率公式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
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学科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