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1年11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在太空中成功对接.
(1)已知目标飞行器在对接前的平均速度约2800km/h,30min它运行了
1400
1400
km;它们成功对接后,若以
飞船
飞船
为参照物,目标飞行器是静止的;
(2)对接完成后,关闭动力,飞行器和飞船仍能继续运行,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惯性
惯性

(3)整个交会对接过程的实现是利用
电磁波
电磁波
来传递信息.
答案
1400

飞船

惯性

电磁波

解:(1)∵v=
s
t

∴目标飞行器在30min内飞行的距离:
s=vt=2800km/h×0.5h=1400km;
成功对接后,目标飞行器相对于飞船是静止的,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飞船.
(2)对接完成后,关闭动力,由于惯性,飞行器和飞船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能继续运行.
(3)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之间的地面引导、自动寻踪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故答案为:(1)1400;飞船;(2)惯性;(3)电磁波.
考点梳理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电磁波的传播.
(1)知道目标飞行器的平均速度和运行时间,利用公式s=vt求运行距离;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物体具有的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飞船在太空中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本题以目标飞行器和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对接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的了解与掌握,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社会热点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