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3·乌鲁木齐)磁悬浮地球仪是使用磁悬浮技术的地球仪,它无需转轴穿过球体便可悬浮于空中,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和精神享受.
(1)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通电后相当于电磁铁.金属线圈与球体中的磁铁相互
排斥
排斥
(吸引、排斥),使球体受力
平衡
平衡
(平衡、不平衡),从而悬浮于空中.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当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在“拿开球体”和“切断电源”之间应先
拿开球体
拿开球体

(2)将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用手轻轻向下按一下,球体就会从原来的悬浮位置向下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
增大
增大
(增大、减小),磁性增强,金属线圈对球体的作用力
大于
大于
(大于、小于)球体重力,球体到达最低点后向上运动返回原悬浮位置.由于球体具有
惯性
惯性
,球体越过原悬浮位置向上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减小,磁性减弱,球体速度越来越
(大、小),到达最高点后向下运动,并再次回到原悬浮位置.几经反复,球体最终停在原悬浮位置.
(3)磁悬浮地球仪正常工作时,功率为1W.则工作一个月(30天)耗电
0.72
0.72
kW·h,这些电能大部分转化成了
内能
内能
(机械能、内能).
答案
排斥

平衡


拿开球体

增大

大于

惯性


0.72

内能

解:(1)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又因为球体在空中静止,所以球体受力平衡;
磁悬浮地球仪中的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电磁效应工作的;
当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应先“拿开球体”再“切断电源”,防止地球仪在重力作用下会落下来而摔坏.
(2)将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用手轻轻向下按一下时,由于通电线圈的磁性增强,所以可判断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由于通电线圈的磁性增强,地球仪所受的磁力会大于地球仪的重力;在按力作用下,地球仪向下运动,球体到达最低点后又由于此时磁力大于重力,所以球体向上运动,返回原悬浮位置时,由于球体具有惯性,球体越过原悬浮位置向上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减小,磁性减弱,磁力越来越小,球体速度越来越小,到达最高点后向下运动,并再次回到原悬浮位置.几经反复,球体最终停在原悬浮位置.
(3)磁悬浮地球仪正常工作一个月时耗电量:W=Pt=0.001kW×24h×30=0.72kW·h.
由于线圈有电阻,所以磁悬浮地球仪正常工作时将电能大部分转化成了内能.
故答案为:排斥;平衡;磁;拿开球体;增大;大于;惯性;小; 0.72;内能.
考点梳理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能量转化的现象;电功的计算.
(1)从图可知: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故可判断球体与底座是相互排斥的;
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平衡;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电磁效应工作的;
如果先切断电源,电磁铁失去磁性,地球仪在重力作用下会落下来,没有保护措施会把地球仪摔坏.
(2)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其他条件相同,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利用电能公式W=Pt求出消耗的电能;由于线圈有电阻,根据焦耳定律知磁悬浮地球仪正常工作时将电能大部分转化成了内能.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从题目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利用有关知识点解题.
压轴题;电能和电功率.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