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为了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某研究小组同学分成甲、乙两个不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他们选用的烧杯均完全相同,酒精灯都放在两烧杯的中央,两小组所用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两烧杯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的数据分别记录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组  m=40克  m煤油=40克
实验
序号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秒)
煤油
1 10 60 35
2 20 120 70
3 30 180 105
表二
乙组  m=20克  m煤油=20克
实验
序号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秒)
煤油
4 10 72 42
5 20 144 84
6 30 216 126
(1)实验中他们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测量物体吸收的热量,把酒精灯放在两烧杯中央的目的是为了使两烧杯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相等
相等
,从而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或4、或5、或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升高相等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升高相等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3)从他们研究过程来看,他们认为物体的
质量
质量
升高的温度
升高的温度
也可能会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因此,他们继续对数据进行以下归纳: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或4与5或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水或煤油),
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可归纳得出:同种物质(水或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小,
吸收的热量越多
吸收的热量越多
.这个结论与你的生活经验
不相符
不相符
(选填“相符”或“不相符”),实验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
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

答案
不能

相等

升高相等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质量

升高的温度

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吸收的热量越多

不相符

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

解:
(1)煤油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测量,把酒精灯放在两烧杯中央的目的是为了使两烧杯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而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或4、或5、或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故可得结论: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等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3)从实验的探究过程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也可能会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对数据进行以下分析可归纳: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或4与5或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可知,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小吸收的热量越多,
这个结论与你的生活经验不相符,原因是没有控制两个酒精灯的火焰相同.
故答案为:
(1)不能;相等;
(2)升高相等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3)质量;升高的温度;
①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②吸收的热量越多;不相符;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
考点梳理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能够直接测量出来,本实验中把吸热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采用的是转换法;
(2)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值有关,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采用精灯放在两烧杯中央的目的是为了使两烧杯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相关结论,分析时用好控制变量法.
本题属于研究物质比热容性质的探究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本题的关键.
控制变量法;归纳法;转换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