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分别表示这个循环系统中的两个变化,甲图是在温水上方放置了一个装有冰块的容器,它可以模仿
雨
雨
(雨/雪/冰)的形成过程;乙图是在锥形瓶中放入少量碘粒,再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一根棉线,通过对碘微微加热来模仿
雪
雪
(雨/雪/冰)的形成过程.
为了缓解旱情,有时会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升华
升华
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吸收
吸收
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
凝华
凝华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熔化
熔化
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衣橱中的卫生丸时间长了会变小,原因是发生了
升华
升华
(填写一种恰当的物态变化);冰箱冰冻层的雪糕上沾有霜花,原因是发生了
凝华
凝华
.
深秋或初春的早晨,常见室外物体表面铺着一层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华
凝华
而成的小冰晶.
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
凝华
凝华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白气”的形成是
液化
液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请根据下面叙述的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北方冬季早晨树枝上出现“雾凇”,这是
凝华
凝华
现象,此过程要
放
放
热(选填“吸”或“放”).
(2)用久的白炽灯丝会变细,这是
升华
升华
现象.
(3)夏天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会“冒汗”,这是
液化
液化
现象,此过程要
放
放
热(选填“吸”或“放”).
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凝华
凝华
现象;而夏秋的早上,常常能看到叶片上的露珠,露的形成是
液化
液化
现象.
如图,是2008年初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现象,它是
凝华
凝华
现象;图2是南方雪灾中见到的电线结起的冰柱现象,它是
凝固
凝固
现象. (填物态变化名称)
在下面几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①④⑥
①④⑥
,属于凝固的是
③
③
,属于升华的是
④
④
.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为确保奥运会开、闭幕式顺利举行,有关方面实施了“人工消雨”作业,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
升华
升华
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处水蒸气就
凝华
凝华
成为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熔化
熔化
成为雨点提前落到北京周边地区.(填物态变化名称)
第一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4894
34896
34898
34899
34901
34903
34905
34906
34907
3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