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时,小东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于这种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阿牛用水浴法加热,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当海波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约48摄氏度,在熔化过程中阿牛突然将试管取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中的一些分析,不正确的是( )
(2013·岳阳)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
(1)实验中宜选用
碎冰
碎冰
(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
(2)根据熔化图象,可以判断冰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13·绵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李梅分别测得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到完全熔化的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甲的温度/℃
35.0
40.0
44.8
49.5
54.2
58.4
62.6
66.9
乙的温度/℃
42.0
44.0
46.0
48.0
48.0
48.0
48.0
50.0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物质甲是
非晶体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温度44.0℃时,物质乙是
固态
固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2013·湖北)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1)请你写出一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将固体放入试管中在水中进行加热(或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或内壁)
将固体放入试管中在水中进行加热(或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或内壁)
;
(2)海波熔化共用了
3
3
分钟;
(3)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海波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慢了.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液态海波比固态海波的比热容大
液态海波比固态海波的比热容大
.
(2013·长沙)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小军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描绘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段表明该物质处于
固液混合
固液混合
态.
(3)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比热容
小
小
.
(2010·本溪)生活中小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相同吗?”小明选择的固态物质是蜡和海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全部浸入
全部浸入
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48
48
℃.
(2)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有
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加热(或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
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加热(或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
.(写出一种即可)
(3)如图乙所示,a、b是小明绘制的蜡和海波的熔化图象,则
a
a
是海波的熔化图象,判断的依据是
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或海波是晶体,有熔点)
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或海波是晶体,有熔点)
.
(2013·邢台模拟)小明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
(2)图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在第8min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固液共存状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第一页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3443
33445
33447
33449
33450
33453
33455
33457
33459
3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