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
(1)物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
40℃
40℃
;
(2)这种物质是
晶体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
(3)物质的熔点是
80℃
80℃
,熔化过程用了
6
6
min;
(4)BC段表示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状态.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5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
晶体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
固液混合态
固液混合态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
10
10
分钟.
(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
98
98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低于
低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却部分补充完整.(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物质
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是
60
60
℃.
过程
该物质在BC段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
不变
不变
.
方法
物质吸收的热量无法直接测得,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说明,这里运用的是
转换
转换
法.
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固体是
晶体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0℃
0℃
.1min时物质是
固
固
态、3min时物质是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状态、5min时物质是
液
液
态.这种物质全部熔化完所需要的时间是
2.5
2.5
min.
如图所示为锡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
232
232
℃,凝固点是
232
232
℃.
(2)BC段表示的是
熔化
熔化
过程,这一过程要
吸
吸
热,但温度
不变
不变
.EF段表示的是
凝固
凝固
过程,这一过程要
放
放
热,温度
不变
不变
.
(3)AB段锡所处的状态为
固态
固态
,CD、DE段锡所处的状态为
液态
液态
,EF段锡所处的状态为
固液混合
固液混合
.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图象,该物质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80
80
℃.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15
15
min,这一过程是
吸
吸
热过程(选填“吸”或“放”),但是物质的温度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选填“升高”、“下降”或“保持不变”)
(2010·乌鲁木齐)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2008·钦州)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是( )
(2008·昆明)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2007·防城港)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
第一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3181
33184
33185
33187
33189
33192
33194
33196
33198
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