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06·内江)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象,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09·大兴区一模)对某晶体均匀加热,在一段时间内,该晶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线中
BC
BC
段表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
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可知海波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45
45
℃.
(1)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固体是
晶体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0
o
C
0
o
C
.
(2)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又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
液化
液化
,后是
汽化
汽化
.
如图为某晶体的熔化曲线图.则该晶体的熔点为
70
70
℃,图中
BC
BC
(选填“AB”、“BC”、“CD”)段为‘固液共存’状态,晶体熔化时需要
吸
吸
热.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
230
230
℃,
BC
BC
段是熔化过程,
EF
EF
是凝固过程.(用线段表示)
(2)在锡的融化和凝固过程中,
温度
温度
保持不变.熔化过程
吸
吸
热,凝固过程
放
放
热(选填“吸”“收”)
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对比两图象可知:
(1)A为海波的图象、B为石蜡的图象;(2)海波(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海波的熔点为48℃);
(1)A为海波的图象、B为石蜡的图象;(2)海波(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海波的熔点为48℃);
.
A、B两种物质的凝固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判断出
B
B
是晶体(选填“A”或“B”),并且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晶体凝固需要的时间为
4
4
min,该晶体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它需要不断的
放
放
热,同时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下降”或“不变”),图象表明该晶体的凝固点为
50
50
℃.
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加热后最初5min内冰块呈
固
固
态;冰块熔化过程持续
10
10
min,此过程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由以上分析可知,冰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加热某种物质,使其从固态变成液态.如图是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根据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
是
是
(选填“是”“不是”)晶体,理由是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80
℃,熔化持续的时间大约是
15
15
min.
第一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2992
32995
32997
32999
33001
33003
33006
33008
33010
33012